首页

女王羞辱调教

时间:2025-05-25 11:16:12 作者:《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浏览量:37781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防部:菲方绑上美国战车只会自毁家园 自食恶果

印度北部一客运大巴坠崖 已致36人死亡

广西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广西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推动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67家,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完)

杭州多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投入运营

“剽窃!!!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搬运工’!!”在某社交平台,记者看到这样一则笔记,作者“s书声食记s”在标题中连用了5个感叹号。原来,其发现自己于6月13日发布的原创作品在某平台上被剽窃使用。

“千年古邑”安徽旌德:融大黄山建设 揽长三角客群

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昆山,享有“百戏之祖”美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年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兼艺术总监,携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的昆曲大戏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

学习时节|听总书记说“实干”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为产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录》细化了相关产业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利于强化产业绿色发展导向,推动形成各方支持政策合力,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